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消化内科 > 肠道疾病 > 肠梗阻
编号:13476453
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6月1日 《特别健康·下半月》 20206
     【摘要】

    目的:研究探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效果。方法: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~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肠阻梗患者为对象,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,每组有患者60例,对照组采取腹部X线片检查,观察组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,比较两组诊断情况。结果: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6.67%,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.33%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:肠梗阻放射诊断中相比腹部X线片,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以及准确率更高,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肠梗阻;放射诊断;多层螺旋CT

    【中圖分类号】 R851.7 【文献标识码】B 【文章编号】2095-6851(2020)06-079-01

    肠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,发病率较高,且具有起病快、病情进展快的特点,临床诊断难度较大,很容易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,如果无法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,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。肠梗阻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、腹痛腹胀、无法排便等,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巨大影响。想要提高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,必须要保证放射诊断的准确性,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。本次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肠梗阻患者为对象,研究分析了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,以下为详细报告内容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~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肠阻梗患者为对象,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,每组有患者60例。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,女性患者22例,年龄35~78岁,平均年龄(54.8±3.1)岁,病程1~7d,平均病程(5.3±1.5)d。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,女性患者24例,年龄34~76岁,平均年龄(53.6±3.3)岁,病程1~6d,平均病程(5.1±1.4)d。比较两组一般资料,无明显差异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1.2 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片检查,即应用mindray DigiEye 680DR数字X线机对患者做腹部X线常规扫描检查。指导患者保持站位,完成腹部X线平片的拍摄。并且,在腹部X线片拍摄完毕后,做更进一步的检查,观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肠腔积气、积液,以及梗阻远端是否存在气体征象等,完成临床诊断。

    观察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,检查前要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。即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,帮助其调整身体和机床为相对水平的状态,下肢维持弯曲,上肢与头部抱紧,按照护理人员的指令来进行屏气,确保可以得到高清晰度可靠的图像信息。其中,检查对应的各项参数为:电流230mA、厚度6mm、电压120~140kv,间距2.5~12.5。以及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对比剂,并确定对比剂注射速度,禁忌速度快慢不均。对患者注射完对比剂后,便可对患者进行扫描,主要集中于动脉区和静脉区,并将扫描得到的信息上传到固定工作站做下一步的处理。其中,对于未采集到清晰可用图像的患者,还需要对其采集三维图像信息,用于临床诊断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

    不同放射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需要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,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与病因诊断准确性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方法

    文章数据用SPSS19.0软件处理,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,计数资料以χ2检验,。若P<0.05,则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情况

    两组分别采取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,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,确定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6.67%,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.33%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如表1所示。

    2.2 比较两组患者病因诊断准确率情况

    两组分别采取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,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,确定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如表2所示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肠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,临床症状为患者肠管内存在部分液体或气体,小肠发生扩张情况,扩张直径可达到25mm,并且左半肠与右半肠也伴有扩张现象,患者多表现出腹痛腹胀、恶心呕吐以及无法排便,对患者正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影响较大。患者多起病迅速且病情发展快,必须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,否则情况严重的会危机到患者生命安全。因肠梗阻疾病的特殊性,临床诊断存在较大难度,想要在短时间内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,还需要有可靠的影像学检查作为支持。

    以往临床上对于肠梗阻患者进行术前检查,多是采用腹部X线检查,操作简单、费用较低,大部分患者均可得到及时诊断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肠梗阻临床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。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,多层螺旋CT逐渐被应用到肠梗阻临床诊断中,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。就本次研究结果来看,相比腹部X线片检查,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更高,确定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6.67%,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.33%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并且,在诊断病因方面也具有更大优势,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    综上所述,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肠梗阻临床诊断效果显著,可以进一步提高肠梗阻诊断准确率,以及可以准确的判断病因,在临床应用上相比传统的腹部X线片检查效果更好,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1] 宋玲玲,吴迪.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效果分析[J].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,2019,3(18):194-195.

    [2] 吴妃生,潘红日,徐晓峰,魏清海,邹良信,林晓波.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价值[J].现代医用影像学,2019,28(06):1273-1275.

    [3] 邓晶,颜小杭.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[J].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,2019,6(05):1+6.

    [4] 黄昌华.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[J].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,2018,18(A4):194+209., http://www.100md.com(刘秀萍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消化内科 > 肠道疾病 > 肠梗阻